甲状腺长到胸内“顶心顶肺”?多学科医生联手

健康知识 2025-06-17 03:57www.xinlizxs.cn心理咨询师

林婆婆是一位今年已经七十岁的老人,她在十三年前被诊断出胸骨后甲状腺肿。由于初期肿物并没有突出颈部,且并未伴随特殊症状,因此她并未接受治疗。随着时间的流逝,甲状腺肿逐渐增大,犹如一块顶心又顶肺的“大石头”,不仅压迫了支气管,还将心脏向下挤压。

林婆婆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寻求治疗。在耳鼻咽喉头颈专科、胸外科医生以及科、重症ICU的通力合作下,为她成功切除了胸骨后的甲状腺肿。术后,林婆婆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据林婆婆回忆,十三年前的子宫脱垂手术术前检查中,就已发现了胸骨后甲状腺肿。但因其不突出颈部且无特殊症状,所以并未引起她的注意。近年来她出现了面色潮红、不能平卧的症状,夜晚只能半坐不能安睡。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不断增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最近的CT检查显示,这块“大石头”不仅挤压了心脏,还让支气管变得狭窄。

为了移除这块“心头大石”,林婆婆接受了多学科专家联手的诊疗。在耳鼻喉科主任黄晓明教授的主持下,梁发雅副教授联同胸外科、科、重症医学部的专家进行了详细讨论,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由于林婆婆的胸骨后甲状腺肿位置深、底部宽大,手术难度较大,需要突破重重困难。

在手术过程中,科需要做好应急预案,密切观察后气道阻力和回心血量的变化,及时予以纠正,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术后,林婆婆还需转入重症ICU进一步监护和治疗,以平稳度过术后急性期。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团队成功切除了林婆婆的胸骨后甲状腺肿。这块甲状腺长达18厘米、宽16厘米,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林婆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度过了各种难关,恢复了正常运动,顺利出院。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甲状腺长到“胸内”,应尽早治疗。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有两种可能来源:一是颈部甲状腺坠入胸内;二是胚胎时期遗留在纵膈内的甲状腺组织以后发展成的甲状腺肿。颈部甲状腺肿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长大,无声无息地向胸骨后的前纵隔延伸。这个位于颈前两深筋膜间的腺体,因甲状腺自身的重力影响,逐渐下坠,并有可能进入胸廓入口。胸骨后的巨大甲状腺肿,如同隐形的手,使正常的或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完全坠入胸骨后间隙内。在这个过程,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驼背、颈部粗短、肥胖等体征。有的患者可能已有甲状腺手术的历史,而无症状者则约占到了三成。但无论是哪一种症状,当它压迫周围的器官时,如气管、上腔静脉和食管,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压迫气管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喘鸣;压迫上腔静脉则可能引起上胸部及颈部表浅静脉怒张、上肢水肿等上腔静脉综合征;而压迫食管则可能导致吞咽困难。这些症状的程度与肿块的大小和位置息息相关。

林婆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患有胸骨后甲状腺肿已有一段时间,但因误以为只是良性肿瘤而未及时处理,导致甲状腺不断增大,进一步压迫纵膈内的大血管和气管。对此,梁发雅副教授提醒,良性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相当高,但决不能忽视。一旦发现胸骨后甲状腺肿,应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带来的风险。

通过CT扫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甲状腺肿主体位于胸腔,与心脏及周围血管关系密切。一旦上腔静脉受到压迫,后果可能十分严重。幸运的是,通过专业医生的手术,胸骨后甲状腺可以被完整切除。

梁发雅副教授作为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和硕士生导师,对咽喉头颈疾病有深入的研究。他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嗓音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的学术成就同样卓越,主持多项课题并发表多篇论文。同样杰出的还有陈柏深副教授,他在胸外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对肺小结节、复杂纵隔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面对这样的健康挑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需要高度的警觉和专业的治疗。正如梁发雅副教授所言,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任何忽视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启示,珍视健康,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嘴烂缺什么维生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7 www.xinlizxs.cn 心理咨询师 版权所有 Power by

心理评估,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测试,犯罪心理,心理学,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诊所,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