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并非都因心脏病或是焦虑症引起
在医疗的浩瀚海洋中,有些病患的旅程如同迷雾中的航船,即使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检查,也难以确定确切的方向。李太太的故事便是一例。这位59岁的妇人,曾一度被左胸传来的间断性胸闷、紧束感及濒死感所困扰,她在心脏内科与急诊科之间疲于奔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影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均未揭示出冠心病或心绞痛的明确证据。
尽管尝试了各种药物,如硝酸酯类以改善心肌代谢,她的症状依旧如影子般挥之不去。在这迷茫的时刻,李太太走进了精神卫生中心,寻求新的希望。经过深入的诊断与评估,她的病痛被确定为焦虑性障碍中的惊恐发作。这一准确的诊断如同一盏指引灯,在迷雾中为她照亮了方向。随后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抗焦虑药物治疗,让她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日益增多,焦虑已成为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研究显示,在因心绞痛就诊的患者中,焦虑症的比例高达13.7%。而在心脏监护病房,八成病人存在焦虑性障碍。在非冠脉性胸痛患者中,更有三成被诊断为惊恐性障碍,两成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
当面对胸痛、心悸等症状,如果在心内科或急诊科的检查未能找到心脏病的证据且治疗无效时,或许焦虑性障碍是背后的推手。这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协助显得尤为重要。全面综合的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外,还应掌握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进行心理评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而言,当身体出现不适且常规医学无法给出明确解释时,不要忽视心理因素的可能性。毕竟,身心健康同样重要,相互影响,缺一不可。了解这一点,或许能帮助我们在治疗的道路上找到突破口,为身体带来真正的健康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