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发冷发热是因为情绪感冒
初春之际,气温如同孩童的脸庞,时而暖阳高照,时而阴雨绵绵,让人捉摸不定。在这多变的季节里,人们时常会受到感冒的侵扰,体验到身体发冷发热的不适。除了我们常见的生理感冒之外,还有一种名为“情绪感冒”的病症悄然存在。
近期,我接触到了不少特殊的病人,他们向我诉说自己的发热或发冷感受,然而体温却并无异常。这种现象在心理疾病患者中尤为普遍,他们正在经历一种神秘的“假热假寒”现象。
装修工李师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常常感觉自己如置身火炉之中,浑身灼热,伴随着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和大便秘结等症状。每天,他都在痛苦中度过,不断自问:“为何我总是发烧?”医生的回答总是体温正常。
李师傅的发热并非体温升高,而是一种身体感觉。他的心理障碍导致了对温度感知的障碍。在家中的他脾气暴躁,对小事也忍不住争吵,情绪波动剧烈。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他大脑过于活跃,神经系统功能亢进,患上了焦虑性神经症。
经过心理治疗的李师傅,“发热狂”症状逐渐消退,他的性格也变得更加温和。其实,像李师傅这样的极端怕热和怕冷的情况并不罕见。许多精神病患者对于温度的感知存在异常,冬天穿薄衣不觉冷,夏天裹棉也不觉热。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心理疏导是找到病根的关键。
我们的身体,常常在心理受到困扰时发出警告。初春时节,在关注气温变化的也要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当你感到身体不适而又查无病因时,或许应该反思是否是情绪在作祟。走进心理咨询室,问题的根源,让身心都得到疗愈。因为,很多时候,真正的病源藏在你的内心深处。
生活中的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都可能引发身体的不适。我们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健康。初春时节,让我们除了关注气温,更关注自己的内心,让身心共同迎接美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