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亲密越容易发脾气?
人们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展现的面貌各异。面对陌生的人群,我们展现出礼貌和矜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客气;而在同事间,虽然不时开着玩笑,但始终保持着职业的分寸。对于日常交往的朋友,我们嘘寒问暖,亲近却不过于亲密。面对至交好友时,我们毫无顾忌,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甚至在情人和父母面前,我们更能展示真实的自己。有时,父母会揭露我们在外人面前刻意呈现的乖巧形象。其实,心底里我们明白,陌生的人或环境会让我们感到不安。
为何我们在父母面前能够毫无遮掩地展现性格中的所有面貌呢?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这源于我们幼年时期对父母的完全依赖。虽然父母的约束和行为让我们感到没有自由,但他们却给予我们最原始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实际上,我们对安全的最初感知正是源于父母。
成年后,我们需要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离开父母的保护,寻找新的安全感。而在朋友中,那些性格包容的人往往成为我们发展亲密关系的首选。一段关系之所以亲密,是因为双方都以真实的自我示人,能够接纳彼此的优缺点。这段关系带来一种安稳舒适的感觉,满足我们对归属和爱的渴望。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我们可以放下所有防备,恢复在父母身边时的状态。正如一句话所说,真正的友情是敢于互相发脾气。我们之所以敢在朋友面前发脾气,是因为潜意识里知道他们不会离开。
如果你的身边有特别粘你、在你面前常常展现真实自我的朋友,请珍惜这份友谊。因为他们的坦诚不仅是对你的喜爱和信任的表现,也说明他们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亲密关系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无理取闹。毕竟,没有人应该天生就承受他人的情绪发泄。真正的友情需要包容彼此间的摩擦,更需要爱和关怀的培养。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共同维系这份宝贵的友谊。请珍惜那些在你面前展现真实自我的朋友,用真诚与关爱呵护这份珍贵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