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深入了解诊断标准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会经历情绪波动的周期,从高涨到低落,再至高涨,如此往复。这种情绪波动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社交和职业功能的明显下降。为了对这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来详细其诊断标准。
在DSM-5中,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涵盖了多种情况。首先是“Manic Episode”,也就是情绪高涨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至少一周,伴随着异常、持久、显著且严重的情绪高涨或过度兴奋。患者还会表现出至少三项特征,如自我评价过高或妄想、睡眠需求减少、多话、思维加速或跳跃等。当这些症状导致明显的社交或职业功能下降时,就需要医学干预了。
除了典型的“Manic Episode”,还有一种称为“Hypomanic Episode”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情绪高涨不如前者严重,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但至少会持续4天。患者同样会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如自我评价过高、睡眠需求减少等。虽然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下降,但通常不需要医学干预。
还有一种特殊的状态是“Mixed Episode”,即同时符合“Manic Episode”和“Major Depressive Episode”的标准,表现出明显而持久的混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可能会同时体验到极度挫败感和不安全感,以及典型的情绪高涨特征。
至于“Major Depressive Episode”,这是另一种常见的状态,表现为持续至少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和/或失去兴趣和快乐感。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多种症状,如睡眠过多或太少、食欲改变、体重变化等。这些症状同样会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下降,需要医学干预。
了解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并治疗这种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可能患有这种心理问题,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毕竟,及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