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八认知造成焦虑抑郁
在心灵的深处,隐藏着一种微妙的误区,这是一个难以觉察的心理误区,它在特定的情境下被触发,让我们在情绪的漩涡中迷失方向。当陷入焦虑或抑郁的困境时,这个误区会使我们的思维混乱,引发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异常。
这些心理误区可以细分为八大类。它们包括:黑白分明地看待事物,一旦遇到挫折就陷入绝望;总是通过消极的眼光看待世界,仿佛世界被一层阴霾笼罩;机械地认为历史会重演,一旦遇到困难就恐慌不安;疑心病重,无事生非,总是担忧自己的健康;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忽视自己的优点;缺乏活力,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自卑心强,主动承担他人的责任并妄下结论;以及消极化,将不良感受当作事实。
这些错误的认知广泛存在,影响深远。抑郁症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足以说明其影响之广。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除了药物治疗外,艾伦·贝克博士提出的认知心理治疗手段也备受推崇。这种治疗手段的核心在于帮助抑郁者自行调节情绪,逐步改善心境。要想消除抑郁情绪,首先要停止埋怨自己及周围的世界,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错误并非事实。当你再次陷入焦虑或抑郁时,记住以下建议:
记录下那些消极的想法并挑战它们。不要让这些想法占据你的大脑。对照这八种认知扭曲模式,深入剖析你是如何误解事实的。用更客观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认知,驳斥那些让你自我贬低、自寻烦恼的谬论。一旦开始这些步骤,你的精神将重新焕发活力,自尊心得到提升,无价值感将逐渐消散。
制定并执行可行的日常活动表,回顾并分析日记,既能摆脱不愿活动和不想做事的困境,又能享受活动后的满足感。学会自我赞美和欣赏,坦然面对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境。虽然矫正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坚持对周围事物做客观分析,就能对现实生活有正确的领悟。那时,我们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世界中,心情豁然开朗。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仍然会发生,但我们已经学会了以更积极、更客观的态度去面对它们,不再因为一时的认知偏差而陷入困境。我们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和意义,拥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