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是什么意思?出梅是什么意思
随着梅雨季节的悄然而至,各地纷纷迎来了雨季的加倍,甚至部分地区汛情频发。那么,何为入梅与出梅?又该如何解读这两个气象名词呢?
入梅的含义:
入梅,即进入梅雨期。因各地气候差异,入梅的时间亦有所不同。这一术语亦称“入霉”、“进梅”,指的是刚刚进入梅雨期的日子。
气象上的梅雨,指的是初夏至盛夏过渡阶段的阴雨天气。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出现连阴雨,被称为黄梅雨。因空气潮湿,物品容易发霉,故黄梅雨又有“霉雨”之称。而黄梅天的开始日期,便是我们所说的“入梅”。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春末夏初梅子成熟之时,正是黄梅季节。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为阴雨连绵,空气湿润。
出梅的含义:
出梅,又称为“断梅”,指的是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结束。当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5天内的雨日少于2天,区内气温明显升高至30℃以上,地面南风风速显著加大时,即为出梅。
有些年份出梅的时间会稍晚。例如,1954年的出梅时间延迟至8月2日,梅雨期长达63天。随着出梅的到来,大部分地区将步入高温的盛夏季节。
梅雨季节的防潮攻略:
1. 适时关窗:在潮湿天气,特别是早晨和晚上空气湿度较高时,要记得关好窗户,避免湿气入侵。
2. 使用空调或除湿机:开启空调或除湿机可以很好地控制室内湿度,防止家居受潮。
3. 石灰吸潮:石灰是有效的吸潮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4. 报纸防霉:在衣橱底部铺上报纸或贴上报纸可以吸收湿气,预防衣物发霉,而且报纸上的油墨味道还有驱虫的效果。
5. 巧用干燥剂:市面上有多种专用于防潮的干燥剂,如吸湿盒和除湿包。它们可以有效吸收湿气,防止物品受潮。
6. 其他防潮工具:选择具有防霉防虫和干燥作用的防虫剂、使用保鲜袋封存物品、干衣机等都是很好的防潮方法。对于怕受潮的中药材和食物,也可以用保鲜袋封存。如果已经受潮,可以用微波炉烘干后再封存。
了解入梅和出梅的含义,以及掌握梅雨季节的防潮技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特殊气候时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