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极限是多少?这些都是憋尿惹的“祸”!看
在人体循环和代谢的过程中,水分的补充带来了尿液的产生。当膀胱充盈时,尿意便悄然而至,这时上厕所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排出尿液后会让人感觉轻松许多。有些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习惯性憋尿,有时是因为手头的工作繁忙,有时是因为某些事情耽误了,他们选择忍耐。人的憋尿是有极限的,我们需要了解这一点,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
膀胱,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功能就是储存尿液。产生的尿液并不会马上排出,而是在膀胱中储存,当达到一定的容量后,身体便会发出信号,我们就会感到尿意。想象一下,膀胱就像一个容器,成年人的膀胱容量大约在300到500毫升之间,当尿液达到200毫升时,我们通常就会有上厕所的感觉。如果超过300毫升还没有排尿,那就属于憋尿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憋尿的极限是多少。根据膀胱的容量来看,500毫升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极限了。如果连续憋尿几个小时,达到这个量,人就会感到极度不适,甚至可能在后续排尿时出现尿滞留,让人感到局部疼痛。为了健康着想,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上厕所,避免经常憋尿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憋尿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憋尿可能会影响肾脏健康。肾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尿液的产生和代谢都需要肾脏的参与。在憋尿的过程中,尿液在人体停留的时间过长,其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可能会被人体重新吸收。而肾脏在这个过程中会吸收这些有害成分,从而影响其功能。经常憋尿的人很难保持肾脏健康,因此想要养护好肾脏,除了掌握其他要点外,还应该养成及时排尿的良好习惯。
憋尿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经常憋尿是有风险的,有的人的尿路感染就与憋尿行为有关。当尿意产生时,说明身体已经发出信号,需要自觉上厕所,通过排尿来保持内部环境正常。但总是憋尿,在憋尿的过程中多个部位都会受到伤害,其中膀胱首当其冲。尿液中的代谢废物、细菌等可能会对尿路健康造成影响。有这种行为的人长期下去,出现尿路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尿路感染发展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疼痛等症状,继发感染时还容易发热。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后果的出现,我们应该第一时间上厕所。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有助于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