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蔓延的“食人菌”是什么?其实临床并不少

健康知识 2025-06-16 19:36www.xinlizxs.cn心理咨询师

近日,一则关于“食人菌”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了话题,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其震撼人心的名称让人联想到“生化危机”,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恐慌和热议。那么,究竟为何称之为食人菌?其恐怖之处又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感染?现在还能否前往日本旅游呢?针对这些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魏芳芳主治医师为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食人菌”实际上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发的急性综合征。这种病症的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烧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和呕吐等。还会出现败血症症状,如低血压。在短短24至48小时内,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导致多脏器衰竭,致死率高达30%。当身体免疫系统不佳时,皮肤伤口感染后会出现组织坏死的情况,看起来仿佛肉被吞噬一般。这种致病菌被日本人称其为“食人菌”。

魏芳芳医师进一步解释,“食人菌”属于链球菌的一种,是化脓性链球菌的一种。根据其表面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有100余种血清型。感染后,人体会产生抗M蛋白抗体,并长期维持。感染链球菌后,会出现感染性、中毒性和变态性反应病变。链球菌属是链球菌科的成员之一,因其特性而得名。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皮肤、鼻咽部以及肠道。链球菌是人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感染后主要导致两大类疾病:直接感染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关于食人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以及在有损伤的基础上(如皮肤破损和手术创伤等)的直接接触传播。有溃疡性皮肤疾病、近期接受过手术、感染带状疱疹和水痘等容易导致皮肤溃烂的疾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酒精依赖症以及常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需要特别警惕。

虽然食人菌引发的重症致死率较高,但魏芳芳医师指出,实际上临床上重症的比例较低。大家不需要过分紧张。建议有危险因素的人最好避免前往日本。如果必须前往,应该注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避免随意接触公共高频接触部位。如有发热、咽痛等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应及时就医。

为了预防食人菌的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良好手卫生习惯,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 注意呼吸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遮掩口鼻,进入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3. 关注家庭生活卫生,避免共用可能与唾液接触的物品,如水杯、碗碟、筷子等。

4. 保持环境卫生,对常见接触区域进行清洁和卫生,注重对公用设备的定期清洁和消毒。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通讯员:张婷婷、戴希安、简文杨)

上一篇:割双眼皮一个月了还需要忌口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7 www.xinlizxs.cn 心理咨询师 版权所有 Power by

心理评估,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测试,犯罪心理,心理学,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诊所,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