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数量连续14年称冠全国!广东创新引领中
自备受瞩目的“广州宣言”发布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在这段期间,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不断壮大,持续发展。到了2024年5月1日,《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创新热土。在这里,无数医者团结奋斗,开创了无缺血器官移植、器官医学颠覆性技术创新等生命科学新赛道。目前,广东省已经拥有8家OPO(器官获取组织)和21家器官移植医院,移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器官移植体系布局与服务能力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随着广东器官捐献与移植大会的召开,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次大会由部门、全国各地移植领域机构负责人和业界知名专家学者近500人参与,共商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未来。开幕式上,众多嘉宾致辞,为大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随着《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正式施行,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际学准则和中国国情的道路,无论是从器官移植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我国的学者拥有众多国际领先的移植技术,将有力地支撑我国器官移植走向世界,为世界移植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本次大会还设有多个分论坛,涵盖了器官移植临床探索、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学科交叉、医工结合等众多领域。现场,众多专家大咖共襄学术盛宴,分享临床诊疗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会议还举办了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启动会、《Organ Medicine》创刊仪式,并颁发了“2024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这一新条例的出台,无疑将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展望未来,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将继续稳步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新轨道。在本次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移植事业发展的新格局、新路径与新技术,为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欢迎致辞:广东省器官移植领域盛会开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仁,我是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何晓顺。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器官移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此,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器官移植技术迈向前沿: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指出,器官移植技术是医学领域的璀璨明珠。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实施我国首例活体肾移植以来,该院不断开创多项国内外首例记录,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发源地之一。如今,以无缺血移植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推动我国器官移植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国家卫健委人体组织器官移植与医疗大数据中心在广州的落户,彰显了广东在全国器官捐献改革中的先行地位。我们承诺,将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规划未来:推动广东省器官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易学锋强调,广东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试点省份,拥有先进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广东正积极开创无缺血器官移植等创新技术,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器官移植质量和能力,广东省卫健委拟出台“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三年规划”,以期实现该领域的高质量和专业发展。
颠覆性创新:器官医学领跑生命科学新赛道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提到,广东省一直是器官移植改革的先锋和技术高地。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的创新以及器官医学理念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广州宣言》的提出到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来源,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法制化建设正逐步规范与完善。本次大会标志着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改革的重要进展。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广东在器官移植领域的担当
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表示,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现了医学人文精神与科技发展水平的融合。广东省作为该领域的排头兵,一直在开拓创新、传承精神。广东省医学会将全力支持学科交流、科研展示等活动,为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做出贡献。
国家层面的认可与支持:广东省器官捐献事业蓬勃发展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强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颁布为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提供了法治保障。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已迈上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广东省作为全国器官捐献规模先列的地区,展现出了示范引领作用。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蓬勃发展,业内大咖齐聚共襄盛举
广东省作为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领军省份,2023年已完成了744例遗体器官捐献,展现出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步伐加快,卫生健康部门、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正紧密合作,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他们的目标是以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取得更大成就,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在会议上致辞,强调了广东省在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突出贡献和重要性。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启动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赵强教授担任议程主持人。会议汇集了业内顶尖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一系列创新项目的启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的《鲜活器官离体仿生养护系统》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了重点项目支持。这个项目有望向医学教学、科研及治疗等多个方向拓展,为器官医学开启全新的赛道。本次会议还标志着《Organ Medicine》杂志的正式创刊。该杂志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内容涵盖器官保存、修复、生理功能研究及疾病机制等领域。
为表彰行业内的杰出人士,本次大会特别颁发了“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终身成就奖”。于立新教授和吴若彬教授因其对器官移植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荣获此奖项。他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器官移植领域的成就和经验,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和敬意。这个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长期致力于广东省器官移植事业、成就突出的专家学者,每届仅授予两位获奖者。随着广东省器官移植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一奖项已成为业内的重要荣誉。
这次大会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向前发展的契机。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细作,为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努力。在大会的精彩瞬间中,众多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推动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率先发表了主旨报告,全面阐述了推动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紧接着,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范上达带来了关于右肝活体肝移植的报告,分享了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详细介绍了肝脏体外切除自体肝移植的先进技术和实践。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实力,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指导。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肾脏移植专家Leonardo Riella带来了远程线上的报告,探讨了将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实例,特别是肾脏异种移植的案例。美国哈佛医院移植中心主任Stefan G. Tullius则展望了器官移植领域的未来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对未来十年器官移植的愿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何晓顺,分享了器官医学的临床实践经验,展示了中国器官医学领域的风采。华中科技大学的宫念樵,作为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副所长,则对他克莫司肾移植领域的重要循证证据进行了细致的盘点。
在大会的展览区域,器官医学展位的精彩展示也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这些报告和展示共同呈现了器官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