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的平措卓玛家来了广东老朋友
金秋十月,晨风轻拂,青藏高原东南的林芝市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家住林芝布久乡的平措卓玛家里,年轻的妈妈和她的家人忙碌地准备迎接这场特殊的拜访。今天,来自广东的“老朋友”们到访,这标志着长达十九年的粤藏情谊的再续。让我们回溯这段情谊的起源,那是一个发生在无声世界中的故事。
在遥远的西藏高原,十六岁的藏族少女平措卓玛因一次意外患病,遭受了巨大的困境。曾经活泼开朗的她因为失去听力而陷入了无声的世界,每日与心痛相伴。那时起,她的青春变得沉寂失色。幸运的是,在这段人生最黯淡的时刻,她遇到了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郑亿庆教授。
郑教授不仅为卓玛带来了医学的希望,更为她点亮了人生的曙光。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卓玛重新拥有了聆听世界的能力。在长达十余年的关爱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卓玛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她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这次回访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更是一次深厚的情感交融。从官员到医疗专家,都为她带来了真挚的关怀与问候。与这些“老朋友”们再次相聚,让卓玛一家倍感亲切与感激。郑亿庆教授更是深情地回忆起了当年初见卓玛时的激动心情。他深知作为医生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老朋友”们为卓玛带来了珍贵的礼物和深深的祝福。他们共同见证了卓玛从无声世界走向幸福生活的历程。这份深厚的情谊背后更是粤民一家亲的生动写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号召多次圆满完成医疗援藏任务展现了医者仁心和社会责任担当。这些故事让人动容也为这片土地上的温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卓玛的关爱持续深入,自从她为卓玛植入人工耳蜗后,一直密切关注着她的恢复情况。无论是上门拜访还是寄送配件,多次为她免费更换设备和配件。这次回访的代表人物郑亿庆教授不仅带来了最新款的人工耳蜗配件,这些配件不仅让听觉更清晰,而且是无线便携,设计更隐蔽,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体验。
在更换新配件之前,郑教授对卓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她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后,才进行配件的更换。随后,吴耿淡书记、宋尔卫院士等一众领导也亲临现场,为卓玛赠送了新的人工耳蜗配件以及家庭常用药品。这一切都彰显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卓玛的深切关怀。
捐赠仪式结束后,由韩萍副主任医师带领的国家医疗队队员迅速为卓玛更换了新的人工耳蜗体外处理器。经过精心调试,卓玛的耳蜗开始正常工作,这一切都离不开医院专家团队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
10月12日上午,林芝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家医疗队与林芝市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粤林山海情,逸仙林芝行”义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专家们为到场的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全科、内分泌内科、耳鼻喉科、妇产科、胃肠外科、儿科等疾病的筛查、问诊咨询以及门诊治疗等。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领导以及林芝市的领导也亲临现场,对各位专家表示亲切的慰问。此次义诊活动共接待了200余名当地百姓,为他们进行了免费的体检、疾病咨询以及疾病基本知识的科普巡讲。这次活动极大地便利了林芝市的群众问诊就医,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医疗队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医疗活动,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
义诊活动的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家医疗队前往林芝市索松村进行调研。他们与当地的医护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当地的医疗卫生工作情况,并赠送了一批常用药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援藏工作是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任务,是广东对口支援西藏三十周年来的重要一环,也是医院连续第八年承担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任务的具体体现。自2015年以来,医院已经派出多位医疗骨干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赴西藏林芝等地开展巡回医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逸仙人的家国情怀,服务了数以万计的群众和武警人员。医院还积极推动“造血型”援助,协助林芝市人民医院的多个科室发展,独立开展新技术,实现了多个突破。在伟大的中国的领航下,广东省的援藏工作队犹如一股温暖的春风,携带着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深厚医疗资源和精湛医术,吹拂到了雪域高原。这所医院,坚守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倾尽全力将关怀与希望播撒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他们以实际行动,不仅提升了西藏百姓的健康福祉,更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工作,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助力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步伐。一幅幅由医院提供的图片,生动展现了他们的工作日常,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这份深沉的爱,跨越山川,连接汉藏,为雪域高原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通讯员:叶彦良、欧阳霞为我们传递了这一感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