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少女眼外伤后视力下降,广州专家认定是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专家蓝育青教授】
黄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SV中国分部主席,向蓝育青教授递上锦旗与感谢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切,源于半年前一位来自挪威的11岁小女孩Thorsen在夏令营期间的一段经历。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在广州参加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夏令营的小女孩Thorsen,不慎被塑料球击中眼睛。蓝育青教授及其团队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为小女孩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尽管经过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眼底彩照、验光等一系列详尽的诊疗流程后,没有发现眼部明显异常,但小女孩仍然哭诉看不清。
面对这样的情形,蓝育青教授并未轻率下结论。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单眼视力下降的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在仔细分析小女孩的病情后,蓝教授判断视力下降可能来源于心因性影响。这是一个需要慎重的判断,因为涉及到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的风险。
考虑到小女孩年纪小、受伤突然、周围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等因素导致的情绪波动,蓝育青教授耐心安抚她,并与陪同人员沟通解释病情。经过反复沟通,小女孩逐渐明白眼部受伤并未对其造成严重伤害,视力下降只是短暂性的。在蓝教授的指导下,小女孩逐渐平复情绪,视力也开始恢复。
经过蓝育青教授团队的及时诊疗和心理疏导后,小女孩的视力逐渐恢复正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对蓝育青教授的诊疗资料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发送给挪威及德国当地的权威眼科机构进行确认。这些机构均认为蓝教授团队的诊断和处理正确无误。回到挪威后的小女孩,在当地医院复查时视力已恢复正常。
作为眼科界的翘楚,蓝育青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他提醒大家,青少年被外物碰撞后视力下降的情况在临床中很常见,可能是眼钝挫伤。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掉以轻心和惊慌失措,应立即至就近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蓝教授强调,正确处理眼外伤关系到患者能否恢复视功能,处理不当可能会留下终生残疾。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眼科的蓝育青教授是一位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耶鲁大学眼科中心进行访问学习。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眼病及近视眼的防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