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场所吸烟人数下降到3.8%
北京市公共场所吸烟现状及其显著控制成果
近日,北京市常务会通过了关于《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其成果令人鼓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在公共场所吸烟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全市对于公众健康的重视与决心。
过去几年,北京实施了最为严格的控烟法规,公共场所吸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曾经高达11.3%的公共场所吸烟率,如今已降至3.8%,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与坚持。学校、星级宾馆和医院等场所,因其严格的无烟环境管理,成为全市的表率。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积极出动,卫生监督人员达到数十万人次,有效地维护了公共场所的禁烟秩序。而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范围内的控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成立市级控烟志愿者总队和多个区分队,建立长期的控烟志愿活动机制,为控烟工作注入社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餐饮场所作为控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餐馆积极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吸烟现象大大减少。而且,控烟行动并未给餐饮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促进了餐饮环境的改善,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
针对青少年控烟,好消息也不断传来。中国控烟协会青少年控烟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呈现双双下降趋势,这表明控烟工作在青少年群体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尽管成果显著,但北京的控烟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场所吸烟反弹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写字楼、中小餐馆等场所的监管机制还需加强。为此,北京市将继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并加强服务和建立绿色通道,研究建立社会控烟长效机制。
北京在公共场所吸烟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这仅仅是开始。这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北京!在这座包容、奋进的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将为构建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