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生是“自闭症”?
在哈尔滨市某机关工作的姜女士,最近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在外人面前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仿佛陷入了“自闭症”的迷雾之中。经过多次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细致检查,结果却并未发现明显的心理问题。这种孩子在交往上的特殊表现并非个案,实际上,在众多的幼儿园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每当有陌生人在场时,孩子们往往会表现得十分谨慎和保守。在教室里,他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齐声问候客人,但到了操场上,当与客人单独相处时,却变得缄默不语。这种情况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忧虑不已。
儿童心理专家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孩子形成这种交往习惯与家长、老师的教育息息相关。许多家长和老师会再三嘱咐孩子,遇到陌生人时不要随意交流或接受他们的东西,以免遭遇不必要的危险。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来说,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正在发展中,因此容易将这种告诫当作“处世准则”,在生人面前失去安全感,表现出害羞或谨慎的态度。这种现象与真正的自闭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自闭症是一种天生的病症,通常在两岁半以内就会发病。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包括对自己的亲人和老师。而像上述的孩子,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活泼,只是在陌生人面前显得害羞或谨慎,这是正常的社交反应。
医生向广大家长和老师发出提醒,如果观察到孩子的表现异常,应及时带他们到专科门诊进行检查。不要简单认为孩子只是认生或内向,以免延误了治疗,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发育。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社交环境,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与引导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阳光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