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易怒 要谨防“情绪中暑”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炎热的夏季让各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禹海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夏季高温天气往往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易激惹状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许多市民在夏季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就像身体会因为高温而中暑一样,情绪也会“中暑”。
小李是一位外企白领,长期承受着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困扰。一次同事间的玩笑话成为了他情绪的爆发点,让他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接下来的几天,他无论做什么都感到事事不顺心。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他和他的妻子意识到了情绪中暑的问题。
市一院心理门诊的季蕴辛医师表示,许多来访者在高温天气下因为小事而情绪激动,容易健忘。但通过情绪疏导和正确的认知态度调整,他们的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大多不需要药物治疗。
禹海航指出,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人们的睡眠质量差、胃口不佳,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这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心理和情绪的波动。当气温超过一定限度,例如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天气对人们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更为显著。
据统计,约有六分之一的人会因为高温高湿天气而乱发脾气,约有十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情绪、心情和行为异常。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专家阮列敏院长特别提醒六类人群要特别注意情绪中暑的风险。这六类人群包括长期承受高压的人群、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群、情绪波动大的人群、个性鲜明者、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经常开车的上班族。
当您在夏季出现情绪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等症状时,就需要警惕自己的情绪是否中暑了。您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改善生活方式、增加交流和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方法来缓解情绪中暑的症状。记住,就像身体需要适应高温天气一样,我们的情绪也需要得到关注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