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补能焦虑!我国公路沿线充电桩已累计建成2.36万个
在交通运输部近期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公路局副郭胜分享了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我国已经成功建设了超过2.3万个充电桩,这一数字象征着我国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广大电动汽车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
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补能焦虑"逐渐消散,电动汽车车主们的出行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今,驾驶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畅游,无需再为电量问题而忧心忡忡。交通运输部与国家能源局联手,积极应对充电需求挑战,展开了一系列重点部署工作。
推动充电设施的增量升级。不仅加大充电设施的总量建设,提高服务区的充电设施覆盖率和充电车位占比,同时也注重故障设施的修复、技术升级和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针对老旧设施和慢充设施,升级改造的脚步将进一步加快,确保为车主提供高效、安全的充电服务。
针对节假日繁忙区域的充电需求,相关部门将定期梳理充电繁忙的服务区清单,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了缓解节假日期间的充电排队现象,将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合理配置移动充电设施,并加强服务区的排队疏导工作,确保车主能够便捷地充电出行。
交通运输部还推出了一项便捷的充电保障预案。车主可以通过“e路畅通”小程序中的“充电桩随手查”模块,实时查看全国高速公路充电设施的位置、状态以及充电模式等信息,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通过高速公路电子可变情报板等渠道,实时发布充电设施的状态信息。这不仅有助于车主提前规划出行路线,了解沿途的充电设施情况,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高速公路充电保障体系,全力保障重大节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高效、便捷出行。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新能能源领域的决心和实力,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