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夸孩子 当心夸出焦虑和行为失当
赞美孩子:助推器还是双刃剑?
赞美,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不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但若运用得当,则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器。那些经常因聪明而被夸赞的孩子,可能会因害怕失去高分而回避风险,不愿接受新的挑战。过于在意的成绩可能会使他们对不确定的任务望而却步。赞美并非坏事,关键在于如何赞美。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人的内心包含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其中死的本能可能表现为一种破坏欲。孩子们表现出的破坏性行为,实际上是他们尝试自我认知、寻求真实自我表达的过程。空洞地赞美孩子的品质和人格,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不安。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过程,肯定他们的付出。
比如,当孩子帮忙做家务时,我们应具体、真诚地赞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而非泛泛地说他们是好孩子或好帮手。这样的赞美更真实,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肯定。称赞如同抗生素,不可随意使用。我们要避免空洞的赞美,具体地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或努力值得我们赞扬。与其夸大其词地赞美孩子的品性和人格,不如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我们在乎的是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父母需要把握分寸,既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欣赏和支持,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会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会因外界的压力而迷失自我。
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具体的鼓励和肯定,而非空洞的赞美。当他们面对挑战时,我们应鼓励而非恐吓他们。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勇敢地追求梦想,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战胜自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长,展翅高飞。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为他们的未来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