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常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与焦虑有关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公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与小鼠的焦虑行为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神秘且引人深思的联系。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权威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项研究的诞生,源于研究团队对阿斯巴甜潜在影响的挖掘。首席研究员Pradeep Bhide博士表示:“我们不仅要关注阿斯巴甜在当前的影响,更要关注它对我们过去两代人的潜在影响。”他的团队之前关于小鼠跨代影响的研究为此次发现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那项研究中,他们观察到小鼠精子细胞的表观遗传变化,虽然不会改变DNA序列,但却能影响身体对DNA的表达方式。
自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1981年批准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使用以来,这种人工甜味剂的生产量逐年攀升,如今已接近每年5000吨的规模。阿斯巴甜在被人体摄入后,会分解成多种成分,其中包括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等。这些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影响。
在这项的研究中,博士生萨拉·琼斯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给实验小鼠饮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饮用水展开实验。实验剂量相当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人类每日最大摄入量的15%,相当于人类每天饮用六到八罐减肥汽水。经过长达四年的实验和为期十二周的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接触阿斯巴甜的雄性小鼠的后代出现了明显的焦虑行为。这些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超出了研究团队的预期。更令人振奋的是,当给予一种治疗人类焦虑症的药物后,这些小鼠的焦虑行为得到了显著缓解。
目前,该团队正计划深入研究阿斯巴甜如何影响记忆力。他们希望揭示阿斯巴甜效应跨代传递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无疑将为人们深入理解环境因素对健康和后代影响的长期性提供重要线索,也将对食品添加剂和人类健康关系的评估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项研究不仅提醒我们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深远影响,也让我们重新审视食品添加物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意义。